88水災心理健康資訊網 回到首頁
災後心理健康資訊
水患災後心理復健道路漫長崎嶇,但直行終有路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林耀盛整理
Silver(2004)指出,面對創傷性的事件(如身體失能、孩子死亡、童年性受創、離婚、家庭暴力、戰爭、以及天然和人為災害),從來沒有一種普遍性的反應。我們不該預期只有那些直接經驗到失落者,才會被受創事件所影響。同樣地,我們也不該認為隨著時程,就預期每個人都會在特定的時間點復原。每個人其實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和時程表,因應受創的衝擊。因此,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也許更是無限的工作。
目前第一階段的災後心理復健工作的展開,大致上起分成「駐點服務」(如同clinics)和「向外延伸」(outreach)兩個層面思考。
(一)駐點服務
在「駐點服務」方面,需要一個據點,比較理想的地方是「學校輔導室」或當地「衛生所」。有了據點,才能對外開放,如固定每週五下午,有心理師駐診輔導,才能發揮效力和效率。但若要取的服務地點,就需要行政力量的支持,如與花蓮縣社會局、衛生局和教育局(處)聯繫,透過行政力量的奧援,力量會更大。為何這是重要的步驟?例如,我們期待可以訓練災區中小學老師,開學後如何辨識小朋友的反應?這就需要舉辦工作坊,就會涉及老師是否可以請公假問題?同時,若不同學校的老師發現需要進一步幫助的學童需要轉介到服務據點接受心理諮商,同樣在行政系統支持下,才可以取的正當性。因此,現階段的工作,是需要取的行政力量的結合,或許臨床心理師公會可以在此方面協助。
而回到心理師的駐點服務,當然是以個別心理治療(諮商)為主,必要時採取團體治療(或活動)。這部分,需要在集訓,我會在日後協助訓練。依照過去我參與「九二一」和「高屏大橋」斷橋案例的處理,從經驗反現到可以敘說見證,需要相當的時間。以下是面對受創個案時的基本原則。
1.水災後,你可能會經歷到的各種心情
- 擔心自己會崩潰或無法控制自己。
-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個人。
- 為親人或其他人的死傷感到很難過、很悲痛。
- 覺得沒有人可以幫助我。
- 覺得人好脆弱,人生好無常。
- 不知道將來該怎麼辦,感覺前途茫茫。
- 不斷地期待奇蹟出現,卻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 恨自己沒有能力救出家人。
-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親人。
- 對家人感到愧疚(覺得對不起家人)。
- 覺得上天怎麼可以對我這麼不公平。
- 救災的動作怎麼那麼慢。
- 很生氣他們沒有盡力搶救。
- 別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 他們的處理方式讓我很生氣。
- 一直想到逝去的親人,心理覺得很空虛,無法再想別的事。
經過大災難的人,可能都會有以上這些感覺。試著說出這些感覺,就能有機會從傷痛中恢復過來。
「危機介入」時需注意事項:
1、不要深究或挑戰處於危機中的人,否則可能危及其心理狀態。
2、不過度探索或詢問他人的隱私。
3、不要過度分析與解釋他人行為背後「隱藏」的動機。
4、不要探索、面質或急於詢問處於危機中的人,以免破壞危機介入時所營造的關係。
5、避免使危機中的人們加深其心理防衛。
6、不要對危機中的人們過度說教講道。
7、若受害者有明顯的心理抗拒,不要貿然躁進一直探問下去。
8、如果聽到受害者提及「自我傷害、傷害他人」的口語訊息,不要忽略之或視為裝腔作勢,因為這些訊息可能潛藏更嚴重的後果。
9、不要用「激將法」。例如不要說:「我就知道您一定做不來的。」或「如我所料,您就是想不起任何事情。」等等。
10、對危機介入訪談內容保密,尊重訪視倫理。
(以上為林耀盛修改自九二一台大心理復健小組編譯資料)
(二)向外延伸
Myers(1994)提出有效的向外延伸服務的特性包括:
1、早期介入與曝光(early intervention and visibility)。當發生災變後,受創者往往會認為她們/他們嚴格殘酷的遭遇,除非是共享經驗者,否則難以瞭解。所以,心理衛生工作人員早期介入,其所見所聞所感往往與災難現場生還者接近,比較可以建立一體感。
2、心理救難人員的性格是重要的。她們/他們必須是行動導向,願意進行任何須要進行的工作。晤談或瞭解受創者不受限於在典型諮商室內也可進行,在任何現場或場合都能夠從容與閒適地與陌生的受創者聊天。同時,心理衛生工作人員要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情境,進行獨立判斷與決策,並且可以在沒有密集督導的情況下工作。
3、善用「在地的」工作人員。在地工作人員與災難現場生還者彼此間往往置身於相似的價值、規範、系統與政治的脈絡裡,所以,透過她們/他們較容易透過傳遞「尋求心理協助」的原則與意義,也較容易為受創者所接受。
4、運用社會網絡的分析,可以瞭解社區內個體與團體間的資源交換、訊息流通、社會義務、經濟資源與血緣關係等情形,如此有助於發現社區內的問題區域,並篩檢高危險群,以進一步提供直接的、適當的服務。
5、每個社區或部落,都可能存在意見領袖,她們/他們往往對社區提供支持、協助或捐助物資。透過這些主要訊息提供者傳遞心理諮商服務的訊息,或透過她們/他們協助發現需要幫助的個體,往往可以增加心理衛生社會服務的轉介,進而提昇效能。
6、確認災後重建的階段,並使用符合階段需要的服務。所以,整體的瞭解災難發生後的演變階段(如是否生理需求已無虞?家園重建的困境?),並評估個體所經驗到的災難心理演化歷程,對於向外延伸服務是否成功是重要的。
7、考量種族的、文化的與語言的(linguistics)適切性。適切地使用當地的語言,評估不同種族對求助意義的認定、誰是她們/他們所認定的助人者,並在地式的瞭解當地的文化價值、社會實踐與信仰系統,才可以在信任格局下進行心理資源的服務。
8、有能力辨認與克服障礙。心理重建計畫,障礙的存在是必然的。例如可以透過工作團隊的腦力激盪,找出可以克服困難的方法,並營構一種「當可為」(‘can do’)的態度,而後因著不同的階段逐步修正原先的取向。
9、有效能的介入方式是將心理衛生的訊息、教育與諮詢,甚至臨床處置的論述「正常化」/「避免污名化」,可以使其效能發揮更大。可以透過社區會議、訓練、小組討論、小冊子、傳單與媒介訊息報導等方式,傳遞正確的心理衛生觀念與作為。
一場水災或震災對地貌及家園的改變固然震撼人心,但誠如荷蘭心理學家Van den Berg(1972/1989)所指出,「在我們周圍的人,不是一種鄰近的抽象體,他是和我們『在一起』或『不在一起』的人,使得聚集或距離,變得可見。」災難事件的死難離別與受苦記憶,如幽靈般糾纏人心,也更加使人們體會生命的脆弱和高貴。盼各位心理師大德的願力大過業力,在心理重建的路途上,雖然漫長崎嶇,但終究直行有路,社會實踐所學所思。